| 白沙:苗木“丰”景变产业“钱”景 -- 乡村振兴 -- 海南省林业局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 白沙:苗木“丰”景变产业“钱”景

  • 发布日期:2023-11-03 15:12
  • 来源:

“这个‘超市’里都有什么?能领我看看吗?”11月2日中午,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大岭居的马路边,一处“苗木超市”让路过的客商停下脚步。

面对客人的请求,超市相关负责人陈春辉顾不上午休,便领着客人穿梭其中,热情地介绍各类苗木产品。

这个“苗木超市”,位于海南农垦龙江农场公司(以下简称海垦龙江)大岭热带水果精品苗木培育产业园里,由该公司与荣邦乡政府共同打造,力求打造大岭苗木展销新平台,以“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从这间特别的“苗木超市”里,得以窥见当地政府、企业和苗农的产业新探索。

一个难解的疑惑

“苗木哪里有,大岭走一走。”苗木,是大岭一块响当当的“金招牌”。

大岭地区有60余年的苗木种植传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原大岭农场看中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水充沛等优势,在当地开展专业性橡胶选育种工作,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11月2日,在海垦龙江大岭热带水果精品苗木培育产业园内,农户为苗木修剪杂草。本报记者 袁琛 摄


有历史、有积淀、有技术,时至今日,大岭地区仍有500余户苗农发展苗木种植产业,且配套的培土、装袋、运苗等工种齐全,产业基础极佳。

然而,近年来受时代发展及自身因素影响,大岭地区也面临着苗木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

“以芒果苗为例,一株直生苗,行情差时被收购商压到几毛钱,嫁接苗每株最高也只卖到一两元。”当地苗农陈燕兰说。

为什么技术好,名头广,赚头却不多?这是大岭苗农心中一个难解的疑惑。

“大岭地区,人人会育苗,但由于家家单打独斗,规模不足,议价能力弱,在相互竞争中往往会出现种苗贱卖的情况,让很多苗农饱尝苦头。”海垦龙江党委书记、董事长符积前介绍。

“苗农多跟着市场走,什么火就卖什么,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中国热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果树研究中心主任高爱平说,苗农缺乏研发能力和配套技术作支撑,并不了解苗木的特性,基本没有后续跟踪服务,便卖不出好价格。

此外,由于苗农间技术水平不同,缺乏行业标准,导致苗木质量和出圃标准参差不齐,苗农议价能力弱。

“几年前,大岭地区的‘泰八’菠萝蜜苗还是卖20多元一株,这两年已经跌到了两三元。”说起无序发展、恶性竞争给苗木产业带来的危害,陈春辉心有余悸,当时,不少贷款种植“泰八”苗的苗农被行情重创,退出市场。

一间特别的“超市”

苗农间“散兵游勇”,面对市场风险,毫无抵抗能力,不仅有碍产业稳定发展,也不利于大岭招牌的建设。

为了突破这一桎梏,海垦龙江与荣邦乡政府携手打造“苗木超市”,希望通过建设标准化展销交易平台,将大岭地区的苗农结成产业联盟,整合零散苗木资源,发力抱团闯市场。

自今年年初起,海垦龙江依托大岭热带水果精品苗木培育产业园,设置名优特苗木展示区和苗农苗木展示区等区域,打造标准化的苗木展销“货架”,招徕苗农入驻“超市”作为商户。

“‘超市’不是想进就进。”龙江农场公司农业开发公司副经理陈宇透露,企业和政府对所有入驻苗农进行资格审核,其中包括信用度、苗木质量等各项指标。

江海龙是“超市”首批入驻苗农之一。今年5月,他的园子里有一批槟榔苗出圃,急需销售。

“苗木成长极快,如果没及时卖出,很可能导致血本无归。”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江海龙入驻苗木超市,将自家槟榔苗送入其中展销、寄卖。

在“超市”里,海垦龙江一方面对种植户们的苗木品种、数量和价格等情况做好摸底,并积极与荣邦乡政府协作,进一步寻找苗木的销售渠道。

“搭上农场公司‘便车’,比自己单打独斗寻找销路高效太多。”至9月底,江海龙寄卖的槟榔苗已经销售一空,而他也借助“超市”平台结识了诸多新客商,学到许多新理念。“做苗,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懂市场,懂营销。”

现在,许多苗农和江海龙有着一样的想法。“超市”位于马路边上,每天南来北往客商不少,路过了总会好奇地走进其中挑挑选选,常有订单签约,即使没有订单,也是增加了一次曝光。

不仅是江海龙,龙江农场公司十七队种植户黄世通也对大岭苗木产业基地“苗木超市”给予的帮助竖起大拇指。他今年第一次尝试订单种植,在“苗木超市”的牵线搭桥下,顺利与广州客商签订了销售订单。

“今年我种植的榴莲蜜苗共10亩,选择的品种是奶白榴莲蜜,这个品种产量高且稳定性好,预计产出并销售11万余株。”黄世通说。

目前,已有20余户种植户加入“苗木超市”。

陈春辉介绍,通过“订单种植、订单生产、定向采购”的方式与种植户们建立合作,不仅能使农户在种植上更具有科学性和规划性,还能使之更加贴近市场的消费需求,拓宽销售渠道。

一次融合的探索

面对新时期苗木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海垦龙江与荣邦乡坚持党建引领,垦地融合做好苗木产业发展文章。

目前,双方通过“党支部+企业+大户+小户”的模式抱团发展,将技术推广、种植、销售、承接绿化等各环节串联起来,实现多方获利;党员种植户牵头组建苗木交流微信群,及时共享信息,实现资源互补,有效解决单一种植户品类不齐全、散户销售难等问题,提升当地苗木订单承接能力。

此外,荣邦乡还围绕垦地融合发展,在苗木“产、供、销”产业链上将党建和产业深度融合,并依托荣邦乡电商联盟,采取电商“1拖10”培训模式,成功打造一支大岭电商销售团队,夯实苗木线上销售力量。

荣邦乡苗木行业协会会长梁许章介绍,随着“苗木超市”规模扩大和苗木种类的增多,该协会正依托超市和基地,探索建立苗木产业人才“选苗育秧、双向培育”培养机制,采取“1+N”导师帮带机制,制定“苗二代”帮带计划,通过苗木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带动周边的农户就近就业。

这间特别的“苗木超市”里,汇聚了多元的产业期待,正让苗木“丰”景,变产业“钱”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