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业建设 > 森林资源管理

大食物观下的森林粮库|让全国油茶产区都种上科技油茶

  • 发布日期:2024-01-19 09:32
  • 来源: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作物,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家和各地共同努力下,我国油茶形成了7000万亩、上千亿元产值的大规模产业。作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高档食用油,在我国人民食用油组成中占据重要分额,预计2035年后占比将达到8%。经测算,100克茶油的热量相当于3.9碗白米饭。茶油食用量多了,米饭自然也就节省下来了。现如今,油茶可谓农民致富、保障粮油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和亚林中心为代表的四代油茶人,历时70余年在参与国家重大产业发展计划中接力协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实现了两个“全覆盖”:一是集成打造了资源收集、良种选育、种苗繁育、高效栽培、加工利用等产业链全覆盖科技支撑体系;二是依托挂靠一系列产业创新平台包括油茶科学中心、工程中心、产业联盟、协作组织等,实现了北至河南光山、南到海南岛、西到云南腾冲、东到浙江沿海山地的油茶全分布区的技术全覆盖。


优良油茶品种果实(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供图)


  亚林所营建了全国最广最全的油茶种质资源库,牵头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经济林树种遗传资源调查编目,为类似树种遗传资源调查编目工作提供了示范和基础,并在不同产业带分带营建油茶种质资源圃1100余亩,保存各类种质2000余份;在这些工作基础上,累计育成了亚林系列、长林系列、亚林Z系列等国家及省级审认定良种28个,油茶产量比实生林提高了7—10倍;研制的主推良种在15个省(区、市)规模发展;研发的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至今仍是油茶苗木繁育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技术创新研发的同时,亚林所坚持面向全区域布局开展成果推广和技术服务。在河南光山县,油茶产业发展模式与效果已成为油茶北部产区的典范,应用自主选育的长林系列主栽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形成的丰产面积已超过20万亩,引建了3家茶油加工企业,搭建了油茶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产区3000多户林农人均增加收入2000多元。

  目前,相关良种和技术已在河南、安徽、湖北的大别山区、伏牛山区、秦岭以南辐射应用,先后带动安徽安庆和六安、湖北随州、河南信阳等建成大面积高产示范区,有效提升了当地油茶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其中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应用长林良种与相应管理技术,盛果期经测产分别达到亩产果1100千克、1500千克,亩产值超过6600元,成为全国最高产量典型之一,1亩油茶相当于3亩水稻的产值。在油茶各产业带,分别启动良种组合科学应用和高效技术推广。

  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为拓展油茶产业的“粮库”和“钱库”功能,亚林所研究团队正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科技攻关。

  一是持续开展种质创新,继续积聚核心技术,创制高产宜机化大品种,产量再提高20%以上。

  二是研发轻简化、园艺化、水肥一体化高效培育技术,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节本增效30%以上。

  三是深度开发副产物和茶油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品牌,拓展技术市场,效益再提高30%。完善林地管理、整形修剪、油茶鲜果脱壳等全过程剩余物利用技术,实现油茶产业的“吃干榨净”。同时,依托产业推广平台,高效推广应用,实现产业技术全面提升,林分增产,林农增效,油茶产业总体效益再提高50%以上,相当于每亩油茶再增产1.5亩地的粮食。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姚小华、王开良 2024.01.17 4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