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业建设 > 森林资源管理

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 平衡保护与经营利用

  • 发布日期:2023-10-13 10:14
  • 来源:

“森林该保护的要保护好,但不能仅靠自然封育,还需一定的人为干扰保障,要注重保护与经营利用平衡。”日前,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提出了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建议。

森林对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森林也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扮演着重要的碳储存角色。

作为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森林可持续经营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把握机遇,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中国林科院研究员陆元昌认为,林业要把握好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时代同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引领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国新修订的《森林法》第六条提出,国家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突出主导功能,发挥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

国家林草局出台《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成为推动新时代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系列重大法规政策相继出台,为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具体行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这一领域的具体行动。”沈国舫说。

如何理解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念?

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有多种定义,联合国粮农组织1997年提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种包括行政、经济、法律、社会、技术以及科技等手段的行为,涉及天然林和人工林,是有计划的各种人为干预措施,目的是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各种功能,同时通过发展具有社会、环境和经济价值的物种,以长期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环境的需要。

沈国舫认为,我们可以将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解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森林经营活动,其中的经营要包括保护、培育、经理和利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科学经营有丰富内涵,无论是哪种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哪些不同的培育目标,处于哪种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可持续原则是核心。”沈国舫说。

提质增效,充分挖掘现有林地潜力

得益于我国多年来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修复、森林质量提升等重大生态和森林保育工程,全国森林资源增长明显。

数据显示,我国森林面积从1998年的24亿亩增至2021年的34.65亿亩,森林覆被率由1998年的16.55%增至2021年的24.02%,森林蓄积量由1998年的112.7亿立方米增至2021年的194.93亿立方米。

“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近10年全球森林面积增量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会儒说。

张会儒认为,当前,我国林草事业发展正处于提质量、上水平的关键时期,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5%,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扩绿空间有限仍是基本国情。

全国森林覆盖率预计于2035年达到26%的峰值,造林增加面积将达“天花板”,但森林质量明显有“短板”。从森林质量来看,我国森林每公顷蓄积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森林每公顷生物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目前,我国现有可造林地质量好的仅占13%、质量差的占52%,且60%的可造林地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等地区的困难立地上,森林恢复难度越来越大。

“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要实现两大转变,一是从‘扩绿’向‘提质’转变,扩绿要继续,提质是重点;二是由‘绿起来’向‘长起来’迈进,由浅绿走向深绿。其中,森林抚育和退化林分修复是当前的两大任务。”张会儒认为,挖掘现有林地的潜力,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生长量,将成为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国已有不少林场在尝试使用欧洲的近自然经营模式、以目标树为主的抚育管理模式、改良的传统森林抚育经营模式等,挖掘现有林地潜力。

沈国舫认为,要鼓励试验,认真实践,各地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模式。只要能在保护森林正常功能的前提下,真正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都可试用。特别是在近年来劳动力资源供给愈发紧张的趋势下,要多试行一些简捷应用、便于机械化的作业方式。

注重平衡,科学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

专家认为,要牢牢抓住提质增效这个“牛鼻子”,及时将大规模国土绿化重点从注重增加森林面积转向面积和质量并重,并将工作重心向提高森林质量倾斜。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正是在此理念下应运而生。

2023年,国家林草局共安排试点单位368个,其中,国有林场279个、国有林区51个林业局、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主体38个,共涉及28个省(市、区)和6个森工集团。福建、江西、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试点单位较多,规模较大。

2023年度试点任务规模拟定271.23万亩,其中,中幼龄林抚育253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18.23万亩。

在黑龙江伊春林区,沈国舫查看58年生的红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场景。当地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加强林木种苗培育等方式,科技助力兴林护绿,还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创新路。沈国舫称之为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积极动向。

各地试点单位展开森林可持续经营积极性很高、措施方法到位,如云南建立森林经营方案年度落实机制、新疆探索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投入和抚育材销售“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湖南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信息化等。

张会儒认为,要做到科学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把握其中的关键点。

首先要处理好经营和保护的关系,保护是经营的保障。保护是为了森林不被破坏、不退化,经营培育是通过科学的培育措施,促进资源增长,从而缩短培育周期。

分类经营、精准施策也很关键。要精准确定林分对象,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的适应性、生长发育阶段和功能目标,科学确定经营策略。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林种有不同的培育目标和功能,不同森林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要科学经营,但各地区不必强行看齐。”沈国舫提出类似观点。

此外,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经营技术支撑,并发挥专家的作用,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解决技术支撑不足、人员力量不够的问题,国家林草局在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作专家组”基础上,充实专家队伍,形成了由5位院士领衔、102位专家组成的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队伍,组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委员会,并制定《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专家衔接机制(试行)》,标志着试点工作专家支撑机制正式启动,未来将着力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成效,助力全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科学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