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业建设 > 林木种苗

百年相伴古树群

  • 发布日期:2023-11-27 11:03
  • 来源:

三亚大小洞天的龙血树,平均树龄在200年以上。大小洞天旅游区 提供


海口羊山地区随处可见的野生荔枝树群落,千百年来与当地居民共生共荣,它们是自然景观,也是人文景观。 李幸璜 摄


三亚大小洞天成片的龙血树古树群,一派郁郁葱葱。 大小洞天旅游区 提供


儋州大成镇南吉村的黄皮古树群,树龄普遍在200年以上。资料图


海口龙华区遵谭镇儒题村,村民在榕树林下歇息、闲聊。李幸璜 摄


保亭什运乡番道村,黎族织女在酸豆树下织黎锦。资料图


编者按

古树群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与人类共生共存,彼此成就。

2023年,有关古树群落的好消息不时传出:最令人振奋的是,云南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在海南,则是三亚市崖州区大小洞天旅游区龙血树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名单。本期《海南周刊》聚焦琼岛古树群,看看它们在时光之河中,如何与海南先民结下一段段心照不宣的故事。

冬风过境,当姹紫嫣红开尽,树木便迎来了最出风头的季节。

无论是亭亭如盖的榕树,还是纤细秀美的荔枝树,都各有风姿。它们在冬日里挥洒着层层叠叠的绿意,俨然成了天地间的主角。

海南岛是树的天堂,各地不乏古树身影。它们不拘南北东西,择一处扎根,无论在精致园林、城市公园,还是在乡野村落、山脚湖畔,总能自得其乐,成长为一方地理、人文象征。而当古树聚集成群,又演绎出另一番精彩。

百年为古 三树成群

三人成群,古树也是如此。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2021级研究生宋理桥近年来一头扎在古树研究与修复中,寻访海南山野乡村,见过不少古树群。

他解释,根据《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等规定,百年以上树龄者便可为古树,三者聚集且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生境的,便将其称为古树群。

可见古树间的友谊并不小气。只需有缘相聚在同一地域,不论是同一科属的多株古树集中生长,还是多个品种的古树彼此簇拥,皆可称群,哪管彼此间是否“非我族类”。

相较于独自、散生的古树,古树群相伴一个世纪以上时光,互相之间有着更为紧密、缱绻的粘连。

在群丛中,多棵古树连片成长构成特定的生境,不仅共享着同样的光热、雨水、气温,也因树木皆已在百年时光里占地成势,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小生态系统,又兀自影响着这一区域的土壤、植被和微生物等分布,彼此依存,从而在一方天地里构成微妙、稳定的和谐。

相对稳定而长久的环境,是树木能够百年存活,连片成群的客观因素。在物候优越的琼岛,雨水丰沛、光热充足,自然环境相对稳定,几乎全省各处都有形成古树群的自然条件。

在地理与气候因素交织作用下,尤其是受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影响,我省森林群落类型多样、丰富、独特,也造就了古树群类型的多样性,各地古树群异彩纷呈,各有特色。不仅有“长寿将军”榕树群丛,还有诸多极富地域特色的荔枝、龙眼、木棉、酸豆、玉蕊等古树群,令人惊喜甚至惊艳。

“我们走访发现,除了乡野常见的榕树等古树群外,各市县的古树群也各具千秋。”宋理桥介绍,从共性上说,高山榕、大叶榕、小叶榕以及见血封喉等“大众”树种在全省各地密集分布,“成群结队”的概率更高。

在海南各市县,因各地微妙的海拔、气温、降雨,甚至历史人文、人居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古树群分布特色鲜明。“例如昌江分布的木棉古树群,澄迈多见见血封喉古树群,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宋理桥说。

树尽其用 世代存留

有趣的是,古树群的发现、生长和幸存,无不与人的群体活动有密切关系。

有时候,古树群的繁衍和存在借助自然的妙手馈赠。

根据专门研究龙血树南药价值的《龙血竭》一书记录,位于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的龙血树群,多生于南山岭南坡半山腰的石山地带。书中推测,生长在山崖、石缝的龙血树就趁机而入,通过大自然的载体把种子播在地面,萌发植株,植株长大结种,种子成熟落在植株的周围,年复一年,自然构成群丛。

“人昌树茂,人杰地灵。”更多时候,古树得以成群栽种和保留,背后常见人为引导的痕迹。它们在栽种之初,便根植于人的发展需求。

在文昌、琼海等东部市县的村庄总能看到“绿树村边合”的景象,其中不乏栽植百年以上的古树群。林学专家认为,在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海南农村多建造砖瓦房,又因此地台风过境频繁,先民便自发栽种榕树等健壮、抗风树种,作为守护村庄的防风林。

古树群得以存留,不只因茁壮生命力,还需在功能取向上与人们进行一场“博弈”。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时在功能上“躺平”的“无用”之树更易幸存。

“在乡野村落里,蓄积量低的树木更容易存活。”宋理桥解释,换句话说,这些树没法当柴烧,没有砍伐的必要。

以龙血树群为例,因有着晒不干、旱不死的适应性,它们能在山崖石壁等恶劣条件下,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加之,它们属于软木性树种,含水率高,不能作薪柴,也不能作用具,无人干扰和砍伐它,天生天养,自由地形成今天的古树优势群丛。

同理,也被古人视作“不材之木”的榕树,千百年来也因不能成材不能烧火,获得了绵长的生长空间。

但“躺平”不是绝对,荔枝、龙眼和酸豆等经济树种,勤勤恳恳地开枝散叶,携花坐果,广受人们青睐,备受呵护,换得百世长青。

“在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工种不多时,树便是人的‘饭碗’。”宋理群在田野调查时,总被昌江的木棉惊艳。

在昌江七叉镇的多个村落,木棉古树群都是最灿烂的风景。春光三月,木棉似乎齐齐收到信号,在枝头绽放出一簇簇红艳的花,由一树引燃一丛,从一沟蔓延到一山,最终不可遏制地红透半边天,似乎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

木棉古树群的存在,在海南地方志中早可寻得线索。光绪《崖州志》记载:“一木可合抱,高可数丈。正月发蕾,二三月开,深红色,望之如华灯烧空。结子如芭蕉,老则折裂,有絮茸茸。黎人取以作衣被……”

今天,在海南岛西南部昌江、东方、乐东等地,古木棉成群生长尤其是春日里绽放的红艳,已然成为岛民和游客趋之若鹜的自然美景。

百年长安 凝聚乡愁

除了考量实用价值,古树群何以世代存留、百年长安,有时与一地的经济生产、人文传统,甚至宗族信仰密切相关。

虽说针对古树群的科研还很年轻,但它们的魅力并不是时至今日才被认知。经历的漫长岁月,它们在四季流转中展现的勃勃生机,寄托着古往今来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祈愿。

在人与树经年累月,世代延续的交流中,古树群与村庄相互依存,逐渐有了泛灵化的特质。我国先民认为万物有灵,古树群的枝叶荣枯,直观地反映了四季流转和气候变化,古树群具有灵魂,甚至有“树神”安居于此,绝对不可随意冒犯。

社稷崇拜,也紧紧与古树群绑定在一起。我国古代称土地之神为“社”,春种秋收之时,人们便会祭祀社神,祈求丰收。各地社神的象征物,往往是大树或树林,民间往往有“社树”“社林”之称。

人们认为古树群是土地的主宰,甚至能决定风雨起止、收成丰歉。所以直到今天,琼岛诸多村落还有社树风俗的遗存。

在海口长流一带还保留不少社稷坛,通常是封土为坛,坛前较开阔,坛后则常种有多株常绿阔叶树为社树。村民禁止他人随意伤害社树,逢年过节还要对它焚香燃烛,摆放供品,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古树诉流年,古树群随时间长河徐徐,愈发枝繁叶茂,承载着古往今来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祈愿。

海南省部分古树群

地点         树种

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  龙血树

儋州中和镇七里村   玉蕊树

儋州大成镇南吉村   黄皮树

昌江七叉镇      芒果树

东方天安乡布套村   酸豆树

乐东抱由镇光明村   高山榕

琼海会山镇沐塘村   油茶树

五指山畅好乡什哈村  荔枝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